友情提示:   | 加入收藏 | 网站地图 |
专业纸管机械成套设备制造商 | 全国销售咨询热线: 13665150237 黄经理

梳理要点与工艺配置探析

时间: 2024-03-17 21:02:56 |   作者: leyu安全版手机版

  从棉束到单纤维的梳理过程中,存在一个中心,一组矛盾,六组规律。一个中心:重点围绕排杂(疵)彻底、梳理精细、短绒增长最小化、棉结清除率最大化、充分提高纤维伸直度,是新型梳理的核心。

  一组矛盾:梳理工作区增加,纤维梳理效果好、除杂效率高、棉结清除率高与纤维损伤短绒增长、落棉增加、浮游纤维翻转搓揉伸直不充分之间的矛盾。

  (1)针布是梳理质量的双刃剑,提高针布五度,结合工艺设计,梳理效果好、杂(疵)清除率高、落棉少、纤维损伤少,反之则影响梳理质量;梳理工艺设计上,结合针布的工艺性,能做到梳理度、排杂、短绒增长、兼顾,实现充分伸直平行,反之则影响整体质量问题。

  (2)随梳棉机梳理工作区增加及附加分梳器材增加,纤维受梳机会多,棉结和杂(疵)排除好,伸直度好,但是短绒、落棉增加。包括锡林、道夫、刺辊三者位置,及活动盖板根数。

  (3)后部刺辊开松越充分,杂(疵)排除充分,棉结降低,但短绒、落棉(长纤维)有所增加。

  (4)锡林盖板精细梳理区隔距紧、区间浮游纤维少,梳理强度增加纤维伸直度好,但是存在纤维损伤、落棉增加、针布耐磨度衰减加速;反之浮游纤维不可控,梳理质量差。

  (5)锡林道夫转移率过高,梳理不足伸直度差,转移率低、重复梳理短绒增加;同时道夫针布齿形造成纤维后弯钩增加,影响成纱小纱疵。

  (6)梳理针布在运动中产生气流,但是又受到气流运动的影响,出现气流携带纤维外溢墙板积花。气流在板间运动过程中,减少正压区,尽可能增加微负压运行区。

  (2)除杂(疵)、降落棉合理分工,根据纤维种类做到合理控制。控制落棉与可纺纤维流失存在矛盾,即落棉增加利于杂(疵)和短绒排除,但可纺纤维流失增加。

  (3)纤维在梳理曲线工作区内,尽可能减少揉搓翻转,保证梳理效果,减少纤维损伤控制短绒增长,为后部牵伸提供好的条件。排杂、梳理、转移三者结合,棉纤维排杂优先、梳理兼顾,非棉纤维转移优先、梳理兼顾。

  (4)合理选配针布几何尺寸,并提高针布五度(耐磨度、平整度、锋利度、光洁度、淬火均匀度),使 纤维不深入齿底,保持在针齿的齿尖位置,为提高纤维分离三度创造条件。

  (5)合理控制气流,保证纤维在梳理区间的良好运行和针布齿面均匀分布状态,增加负压杂(疵)及时排除。

  (1)刺辊速度偏低控制短绒增长,一般棉纤维870r/min以下,非棉纤维700r/min,合理规划利用刺辊离心力排除小杂。

  (2)刺辊到给棉罗拉隔距:偏紧掌握,在0.50mm,掌握提高抓取能力。传统认为隔距大减少纤维损伤。新型采取梳理和纤维保护相互结合:逆向0.30mm,顺向0.50mm。

  (3)刺辊到预分梳板隔距:传统认为:隔距大于1.0mm,减少纤维损伤。偏紧掌握,一般在0.50mm,主要是加大预分梳。

  增加落棉工艺:除尘刀-刺辊 12-17,除尘刀角度,85°,低机框6mm,扩大第一、第二落杂区,合理控制第三落杂区。降低落棉工艺:除尘刀-刺辊 20-40,除尘刀角度,90°,高机框6-20mm,缩小第一、第二落杂区,合理控制第三落杂区。

  实例一,刺辊低速保护纤维,刺辊采用低速,加大锡刺比,提高转移力,利于质量提升。

  采用大齿距刺辊,减少纤维损伤,提高纱线强力,同时能利用刺辊离心力排除杂质。

  梳理的特点是精细分梳,提高分离三度关键之所在,也是梳理排杂、排除短绒、控制棉结增加的重点。

  (2)纤维沉入齿根,与盖板或者固定盖板间的梳理作用差,造成嵌杂及粘、缠、挂、绕。

  (3)主要梳理器材的配置存在偏差,梳理不足。针布的齿密以及针布的齿形存在差异。

  (4)梳理的隔距过大过小或者设置不当,造成转移过快或重复梳理,短绒增长过高。

  (1)锡林盖板隔距合理设计(紧隔距强分梳)隔距偏紧掌握有利于纤维间相梳理,一般控制在7-10英丝。

  (2)盖板速度合理设计兼顾梳理和落棉。盖板速度慢,增加梳理停留时间;盖板速度快,清洁度高,长纤维流失多。发展趋势:盖板220-350 mm/min。盖板速度采用较低的速度,优势是保证盖板针布的梳理时间。

  (3)锡林速度合理设计,大速比,离心力和梳理度相互结合。锡林高速可提高梳理效果,离心力大加大细小杂质的排除。发展趋势:棉锡林430 r/min以上,差别化纤维330 r/min以上。

  (1)锡林后固定盖板工艺。后固定盖板至锡林隔距要放大,给纤维充分释放的空间,减少挤压纤维造成的纤维损伤。一般采用0.38-0.70mm。

  (2)锡林前固定盖板工艺。尽可能的缩小,加强对纤维的整理。一般采用0.18-0.25mm。

  (3)锡林前后棉网清洁器工艺设计。后棉网清洁器加大大杂和短绒的排除,隔距稍大。前棉网清洁器尽可能的小,加大短绒和并丝僵片的排除。分配落棉,排除杂疵的关键。

  (3)针布齿形控制和转移设计能否适应转移(过度分梳或者分梳不充分),短绒和棉结矛盾。

  (1)锡林道夫隔距考虑膨胀系数。原则是越小越好,但是要考虑膨胀系数。一般是0.15mm

  (2)道夫下罩板工艺。尽可能的疏导气流,减少对三角区的冲击,尽可能的大一些,减少隔距过大造成对道夫纤维网面的冲击 。

  (3)道夫速度。从道夫转移率的公式来分析,单位面积梳理和转移平衡点,尽可能的提高一次转移率,减少重复梳理。从梳理的角度而言,轻定量有利于纤维的充分伸直,如棉纤维采用定量轻的,提高梳理效果;从转移的角度而言,重定量有利于纤维转移,如非棉纤维采用重定量有利于纤维转移提高产量。

  针布是梳棉机气流产生的主要源头,控制气流运动等于是控制纤维运动,减少纤维在梳棉机的飞散,同时可通过气流进行排杂、排短绒以及微尘,达到提高质量的效果。主要影响是保证锡林沿周保证负压运作时的状态,减少纤维飞散。

  针布矮针高掌握,道夫低肩高掌握。盖板锡林隔距偏小掌握,四块罩板隔距梳棉机的设计特点,进行工艺设计,保证运行稳定。

  (1)托持纤维,在板隙中运动。尽可能让纤维不沉入齿底,提高锡林盖板或者锡林与其他梳理齿尖的分梳转移能够力。

  (2)四块罩板控制气流进入和输出。重新组织气流,改变气流的运动形态,提供有效的控制方式和提升纤维能力。

  梳理技术在进步,针布技术在进步,针布的配置和梳理工艺发生了新的变化,应用中通过针布配置和工艺的配合,解决了传统梳理不能解决的问题,实现了传统梳理不能够实现的效果。在实践中,加强对新型针布的认知,选好用好维护好针布,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梳理效果奠定基础。

  欢迎加入纺织大学堂读者群,第一时间读到有价值的纺织技术文章,请扫码加小助理,拉您入群~